抗癌战场上,免疫系统是最忠诚的 “敢死队”,但肿瘤治疗的 “狂轰滥炸”,常让这支精锐部队伤亡惨重。当身体出现这些异常,说明免疫力已进入 “危机模式”,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致命后果!
庞小平主任指出,皮肤黏膜的变化是重要预警。免疫力正常时,皮肤和黏膜能抵御外界病菌,但肿瘤患者若发现口腔黏膜反复溃疡、皮肤易破损出血,或出现带状疱疹等病毒感染,就是免疫系统发出的 “求救信号”。一位淋巴瘤患者化疗后,因一次刮胡子划破皮肤,伤口迅速感染溃烂,细菌甚至扩散至血液,引发了感染性休克。
精神状态的骤变同样值得警惕。原本乐观积极的患者突然变得嗜睡、萎靡,或是焦虑失眠,很可能是免疫系统紊乱的连锁反应。研究发现,免疫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能影响神经递质,当免疫力下降,血清素、多巴胺分泌失衡,就会引发情绪障碍。曾有肝癌患者因持续焦虑导致免疫力进一步恶化,形成恶性循环。
此外,味觉嗅觉减退、指甲易断裂等 “小问题”,也暗藏免疫危机。味觉嗅觉依赖黏膜免疫细胞维持正常功能,而指甲生长需要免疫细胞参与胶原蛋白合成。当这些细节出现异常,说明免疫系统已无力兼顾 “小修小补”。
面对免疫力危机,除了遵医嘱治疗,营养干预至关重要。富含 Omega-3 脂肪酸的深海鱼、提升白细胞的五红汤(红枣、红豆、红衣花生、枸杞、红糖),都是增强免疫的 “食疗武器”。同时,保持社交活动、听音乐等放松方式,也能通过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间接提升免疫力。记住,免疫力的每一次 “失守”,都可能给癌细胞可乘之机,及时发现、科学应对,才能打好这场生命保卫战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