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癌性体质”是指容易患恶性肿瘤的个人体质,通常与遗传、环境、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有关。如果一个人癌性体质没有改善,即使经过手术治疗和化疗后,肿瘤细胞也可能复发和转移。
成都普济中医药研究院李久泉主任表示,临床中关于肿瘤治疗方面,会经常针对患者的体质进行调整,来防止患者出现复发或转移。
(图片来源于摄图网,侵删)
6种“癌性体质”
气郁体质、气虚体质、阳虚体质、阴虚体质、血瘀体质、痰湿体质,这6种体质的人更容易患上肿瘤。以下是六种常见的癌性体质及其对肿瘤复发和转移的影响:
01、气郁体质
李久泉主任介绍,气郁体质者往往多愁善感、情绪波动大,容易生气发怒,常不自觉地叹气,还伴有心烦失眠、两肋胀痛、腹胀便秘等症状。此类人群通常体型偏瘦,情感细腻,容易触景生情、伤春悲秋。在疾病方面,气郁体质的人更容易罹患乳腺癌、肝癌、甲状腺癌、前列腺癌、食管癌、妇科肿瘤等。
对于此类肿瘤患者,建议多进行较大运动量的项目,如跑步、爬山、打球、游泳等,通过运动促进气血循环;也可选择下棋、瑜伽等静态活动,既能静心养神,也有助于疏通气血。饮食上,不妨多食用小麦、海带、海藻、萝卜、金橘、山楂等行气解郁的食物;日常还可以泡玫瑰花、月季花茶,既能活血行气,又兼具美容养颜之效。
02、气虚体质
据李久泉主任讲解,气虚体质的典型表现为面色苍白无华,气短懒言,稍事活动就容易出汗,食欲不佳,身体极易感到疲乏,还容易感冒,患病后康复缓慢,且难以抵御风邪、寒邪、暑邪的侵袭。这种体质常见于过度劳累的人群,他们患肺癌、消化道肿瘤、妇科肿瘤、淋巴瘤等疾病的概率相对较高。
对此,李久泉主任建议此类肿瘤患者保证充足的睡眠,维持均衡的营养摄入,并进行适当运动。在饮食选择上,可多吃黄豆、白扁豆、鸡肉、泥鳅、香菇、大枣、桂圆、蜂蜜等益气健脾的食物;同时,应少吃槟榔、空心菜、生萝卜等具有耗气作用的食物。
03、阳虚体质
李久泉主任指出,阳虚体质的人通常畏寒喜暖,手脚常年冰冷,大便溏稀,夜尿频繁且清长,说话声音低微,唇色苍白,舌体淡胖且娇嫩。这类体质多见于老年人、长期过度劳累者,以及偏好寒凉食物的人群,他们的患癌比例显著偏高,尤其是贪食寒凉食物者,更容易患上胃癌、妇科肿瘤、淋巴瘤等疾病。
针对此类肿瘤患者,李久泉主任提醒要切忌贪凉,注重防寒保暖。饮食上,少吃黄瓜、藕、梨、西瓜等寒凉生冷食物,日常生活中,阴冷天气要格外注意保暖,尤其是足部、背部及下腹部丹田部位;夏季尽量避免长时间吹空调、电扇;平日可多泡温泉或用热水泡脚,以温阳散寒。
04、阴虚体质
李久泉主任指出,阴虚体质一般表现为体型消瘦、口燥咽干、易生口疮、便秘尿黄、手足心热、潮热盗汗、失眠烦躁、舌红少苔等。因而,这种体质的人多见于体型消瘦,体质偏热,阴液过度“蒸发”,导致阴液不足,容易得肺癌、鼻咽癌、食管癌、肝癌、大肠癌、乳腺癌等。
建议此类肿瘤患者忌辛辣,多滋润;少吃辛辣的食物,可以多吃些甘凉滋润的食物,比如瘦猪肉、鸭肉、龟、鳖、绿豆、冬瓜、芝麻、百合等。这种体质的肿瘤患者只适合做中小强度、间断性的身体锻炼,可选择太极拳、太极剑等。
05、痰湿体质
李久泉主任表示,痰湿体质者体型多肥胖,常有胸闷腹满之感,身体沉重不爽,容易困倦,痰多且口淡,舌体胖大,舌苔白腻。这类人群患肺癌、消化道肿瘤、乳腺癌、鼻咽癌、妇科肿瘤、淋巴瘤、骨肉瘤、脑瘤、胃肠间质瘤、脂肪瘤等疾病的可能性较大。
李久泉主任建议此类体质的肿瘤患者饮食以清淡为主,可多食海藻、海带、冬瓜、萝卜、金橘、芥末等食物,少食肥肉及甜腻、黏滞、油腻的食物。运动方面,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,以运动至微微出汗为宜,建议在下午 2 - 4 点进行有氧运动,帮助运化体内痰湿。
为什么会复发转移?
李久泉主任表示,手术、放化疗后,患者体内常残留微小肿瘤病灶(中医称 “余邪”),且治疗会导致机体免疫下降(“正虚”)。当正气损耗加剧,瘤毒超过机体防御能力,肿瘤就会复发转移,而 “正不抑邪” 正是关键原因。